2保管费将经济企划厅编制的《国民经济计算年报》中的国民资产、负债余额中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及流通库存余额的合计数乘上日本资材管理学会调查所得
的库存费用比例而得。这项保管费不是狭义的保管费它不仅包括仓储业者的保管费或企业自有仓库的保管费还包括仓库、物流中心的库内作业费用和库存所发生的利息、损耗费用等。用公式表示为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原价率×库存费用比例。其中库存费用比例利率除外的库存费用比例利率。3物流管理费由于无法用总体估计的方法求得依据《国民经济计划年报》中的《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生产要素所得分类统计》将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总额乘上日本物流协会JILS根据行业分类调查出来的各行业物流管理费用比例05计算得出。
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运输费用在GDP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库存费用的降低是导致美国和日本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这一比例由1990年的49下降到2000年的38日本则由1991年的35下降到1996年的28、1997年的30。管理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例在美国和日本都非常低。因此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速度是美国和日本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和竞争力的共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的物流成本比例构成分析
f国际经验表明当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5以上时其下降潜力较大。假定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左右那么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就意味着节省下900亿元左右的费用支出。由于国民经济的规模显然大于物流产业的规模随着GDP的增长这种节省下来的费用将会显著增加。统计数据显示物流成本在各国经济上的角色均占有显著的地位如果一国可以以较小比例的资源完成其国家的各项物流活动则说明这个国家的物流效率和效益比较高。
31我国物流成本构成阶段分析
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物流成木占GDP的比例一共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我国的物流发展在原始阶段由于我国仍然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物流的概念远远没有引入企业运作中物流操作原始而简单物流量小。19921997为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开始有所提高物流成本比例开始下降。19982000年为第三阶段我国的物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各种物流公司开始层出不穷物流管理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