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离骚》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5床:古代的坐具。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13公姥:公公和婆婆。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15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