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名: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学校:
论文摘要:近些年,“中国威胁论”被西方媒体和国际问题研究者大肆“宣传”的同时,“威胁中国论”作为所谓的新角度,又被他们不断的做文章。继“谁养活中国人”话题之后,“谁养活中国老人”又成了一个新话题。本文就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社会影响,解决途径等方面做些探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特征影响解决
研究背景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
准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即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中国虽然依然是世界人口大国,但其实也已经加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存在人口危机。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目的意义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
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决好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f研究方法文献法网络查资料法正文1原因
①人均寿命的延长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之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有了较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数量增加。1985年为689岁,而200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岁,15年间增加了3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必然趋势。这是老龄化社会形成、发展以及成熟的一大原因。
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近几十年来,我国成功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从而少儿人口及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的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