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高、低两种浓度。
4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f5采用血糖仪血糖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参加血糖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估。
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三)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310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附件1)。(四)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
f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
(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七)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八)末梢毛细血管血适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但采用静脉、动脉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
(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十)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常见的干扰因素为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乙酰氨基
f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
麦芽糖、木糖等物质(附件2)。三、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一)测试前的准备。
1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
2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3清洁血糖仪。
4检查质控品有效期。
(二)血糖检测。
1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2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3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4严格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要求和操作规程SOP进行检测。5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
f6出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