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发挥图书角的应有作用。如开设“荐书栏”、“图书角漂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植阅读兴趣。②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主张:“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利用教室内墙壁资源,适度开发,及时更换,从而对学生产生持久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中来。如设立“才艺展示”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展现个人的才华,可以是优秀的文章、精美的画作,也可以是创意发明制作等等。学生的闪光点得到放大,会逐渐生成一种自信、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还可以开辟“名人驿站”专栏,张贴古今名人的励志名言、成长故事。如宣传学生喜欢的姚明刻苦训练的故事,使之从偶像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墙壁文化的设计,只有让学生喜欢并接受,学生才会有参与的热情,才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丰富班级文化氛围,墙壁才会“说话”。③办好黑板报。黑板报每个班都有,由于缺乏对黑板报的足够重视,导致黑板报形同虚设,落人俗套。应当认识到,黑板报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一方宝地”。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资源,编设多个板块,内容要丰富彰显班级特色。无论文字编辑、版面设计,师生应共同参与创作,为学生的创造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创造舞台。
④.环境主要简洁、关观,具有审芙特质。比如,墙壁的设计,在形式、色彩上要与教室整体格调相配,互为映衬,不可过于绚丽。要既简洁又美观,时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给学习和生活增添乐趣,让教室环境建设成为学生一种文化享受。
二、健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在我班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f1、共同讨论,制订“班规”。
去年合班时,我就引导学生分析班级实际,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班级实际情况,使学生明白:制订班规,要从实际出发。然后由班内学生讨论来确定大家可以接受的并对建设班集体有利的班规。班规由学生自己制订,也就更易为他们所接受。于是,我们根据本班孩子大多存在的问题,如自私,好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