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90年代后期大幅下降,2010年已转为负值,水稻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已经出台,涨幅较为明显,高于去年的涨幅,同时参考过去几年的情况,我们认为2012年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涨幅将维持在10以上。由于种子在种植成本结构中占比较低,却又对作物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粮食作物价格的上升,
f种子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预期增速在12以上。商品化率和价格同为决定水稻种市场规模的两大因素。综合籼稻和粳稻杂交化率的未来发展态势,以及以相近的玉米品种作为参考,水稻种商品化率还有25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空间,涨幅约36,若假设未来5年水稻种商品化率达到95,则年均提升约63。全球种植水稻国家超过110个,但我国单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稻繁育种技术领先于全世界,其他国家则明显落后,国外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较小,截止2008年不足2,而我国为60左右。自2002年起,由于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我国杂交水稻种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比由2002年的03提升至2009年的13左右,预期2015年将达到3以上,2030年达到11左右。参考国际巨头对部分品种的控制能力,我们认为中国对国际杂交水稻种市场的控制能力极有可能达到60的水平,按此换算,我国杂交水稻种在2015和2030年出口量将分别达到5600万公斤和19320万公斤,在2009年基础上增长200和900。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水稻稻种行业规模将达到190亿元,出口规模约09亿美元,合计比2009年增长约115,年均复合增长136。
22玉米
近15年来,我国玉米消费和产量总体持平,但从库存持续下降以及近10年以来净进口的不断上升中可以看出这种平衡状态持续处于一种供需紧张的状态当中。我国玉米的需求当中,大部来自于饲料需求,并且常年维持在70的水平之上。其次是加工方面的需求和其他食用需求。根据相关规划,2010年我国饲料产量约为162亿吨,至2015年预期产量将达到2亿吨,增长约24(参考过去20年我国饲料持续高速增长情况,9000年133,0010年118,过去5年51,我们认为这个估算较为保守可以看作为下限),保守估算饲料的玉米需求将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预期玉米加工需求至2015年将达到6000万吨。综合考虑玉米的饲料需求和加工需求,我们保守估算2015年玉米总需求约在21亿吨,相比于2010年增长22,维持“十一五”以来的高速增长。玉米供给方面,与水稻播种面积持续下降不同,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近10年保持快速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