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二)病历书写1、《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和领会,《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手册》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f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师的医疗指示,发挥中医药特色的治疗和记录,辨证论治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记录,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急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质控小组进行质控,每月科室医疗质控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对科室医
f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每季度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每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4、定期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技能操作培训及开展中医特色项目的培训和考核。
5、加强《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