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依据就是:『在股市博弈总体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要发现和分离出股价运动的确定性因素』,也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科学交易观和正确交易方法论』;
建立交易系统总体流程步骤二:『构造交易系统』;
A)要明确交易系统的目的:『克服人性弱点,便于知行合一』;
fB)要明确交易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和明确性』;C)交易系统随时间和证券市场外部环境变化,『本身要能够修改和进行参数调整』;D)交易系统的一些基本子系统:『行情判断、板块动向、风险管理、人性控制』;
建立交易系统总体流程步骤三:『检验交易系统』
A)检验交易系统包括:『统计检验、外推检验和实战检验』;B)要考虑交易成本;C)要考虑建仓资金量大小造成的回波效应;D)要考虑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上的胖尾)对交易系统的影响;
建立交易系统总体流程步骤四:『执行交易系统』;
A)日常操作主观要服从客观,『交易有依据、欲望要消除』;B)模拟操作不可少,即使不交易,依然要『仔细看盘、仔细复盘、揣摩多空主力的思路、勤动脑多实践』,最终做到『正确地知行合一』系统交易,即按照一套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系统交易者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交易系统的开发中。证券市场中,对于采用趋势型策略的系统交易者来说,成功开发一套交易系统的要素及其重要性比重,不妨设计大致如下:范围,10;买
f点,5;卖点,10;止损,20;资金管理,40;对系统的理解、洞察、应变与创新,15。可见,资金管理是最重要的要素。在系统交易中,资金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
(一)仓位。即帐户中股票市值(股票市值+债券市值+现金)*100。据道氏理论及后人的多次统计,一个市场中约75的个股的走势是与大盘高度正相关的。因此,根据大盘风险系数来决定仓位高低,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稳健的选择。举例说,如果当前大盘风险系数是70,那么仓位就应该是30。当然,大盘风险系数的判断是有很大难度的。这里推荐三个方法,一个是台湾张松龄先生的表格打分法,把影响大盘的各个因素列出来并赋予权重,设计一张表格,每日打分;一个是某基金投资总监、《K线黄金定律》作者股乐先生提出的R28定律,即用R28与A股指数对照;第三个是最简单的,就是当前指数在最近一个显著运行周期内所处的位置,应用的原理就是周朝国立图书馆馆员老子先生提出的物极必反,反的高度可以根据历史统计取值。
(二)组合。即持有多只个股时,每只个股占用多少资金。这里说的组合与CAPM、APT基本无关。每只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