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学科适用区域知识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
语文
适用年级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怀古伤今、托物言志
高二60分钟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古诗词常见的艺术手法类型;
2、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审题、找准答题切入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晰思路,规范解题步骤。
1、掌握古诗词常见艺术手法类型2、明晰思路,掌握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步骤细致审题,找准答题切入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
复习: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常见思想感情。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表现手法分类表现手法的样式多而凌乱,如果没有规律地去记,就会因为对类型掌握不全面而影响到准确判断,影响到答题效果。在此,将常见手法归为三类,便于记忆的同时,也方便了审题和答题。(详细解析见附录)1修辞手法常考的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问等。2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3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细节描写,虚实(虚实结合、想象与联想),动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观察景物的角度(远近高低),景物特点(形、声、色)等。
考点2
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直观而痛快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李清照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2)间接抒情
f①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所以要特别注意概括景物的特点。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的意象。
如《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之情。
【注意】(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