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向的思考与具体策略
作者:李冰惠良红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11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英语这一世界性语言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却在需求逐渐增强的过程中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大学外语教师应该意识到不是不再需要英语,而是需求方向转变了,这也是为什么校外语言中心生意火爆的原因。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大学英语教师也在积极的寻找转型的方向。我们认为大学英语改革的定位应在于学术英语和分科英语。
教学改革学术英语分科英语一、现状
最近几年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声连绵不断,外语教学也引发许多的争议,原因何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课程的内容是和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紧密相关的。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可以通过英语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可以与外籍同事和领导讨论工作。想要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阅读专业文献,撰写专业论文,在国际型专业会议上发言。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通过出国的一系列考试,在国外可以听懂专业课程,可以提问发言,完成作业。而现在英语教学的现状却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在高中阶段已经达到自学标准,原来需要两个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现在只需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就够了。而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时间过长,大学英语一直不提出打语言基础的目的,不提出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学生越学越迷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在为打基础而打基础,结果,大学英语沦为一个只为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当前英语教材选材、英语课侧重于人文方面(尤其是社会科学),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语言和知识过于狭窄,并没有为学生将来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提供语言基础。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方向与定位
2001年教育部颁发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一年后,教育部又制订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规定A级标准学校专业双语教学的开设门数应不低于8。根据这两个文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和双语专业课课程。两者的区别在于专业英语的内容本身取之于双语课程教材,即课文选取专业教材,只是后者比前者更专一点,或更系统一点。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目的和教法上有所不同,专业英语更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