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引入个人账户做法不成功,个人账户的功能失灵。”7月13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社保体系国际研讨会”上坦言。r
r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而那些在此制度确立前的职工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养老金,形成规模庞大的“空账”据郑秉文透露,大约13万亿元。r
r
引进个人账户失败r
r
此前,主管部门唯一一次公布养老保险“空账”,还是原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截至2004年的数字,为7400亿元。r
r
“空账”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借鉴智利模式,引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r
r
此前中国采用的是现收现付模式。智利则以个人为养老保险缴费的直接责任主体,采用完全积累模式。我国则将这两种模式捏在一起,实行部分积累。r
r
“采用统筹账户以后,增强了社保的互助共济功能。”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副主任张录法告诉本报记者。r
r
“当时的设想是让个人账户里有钱,做成实账。可是由于我们没有解决转型成本问题,账户一直是空的,账户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郑秉文说。r
r
所谓转型成本,是指对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的补偿。对此,智利是通过发行政府认可债券来筹措补偿资金,由多届政府来逐步消化;而我国则由后来缴费者支付,由此个人账户形成规模庞大的“空账”。r
r
郑秉文表示,引入个人账户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使个人缴费和未来的养老待遇紧密联系,二是个人账户的钱可通过金融市场投资,求得较高的收益。r
r
“第一个功能可以说部分实现了,第二个功能由于账户内有将近13万亿的空账,未能有效投资,与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私营化管理的智利相比,显然没达到目的。香港2000年也采用智利因素,建立基金,实现完全积累。账户内有钱,进行了市场化投资,吸引力很大,制度建立的第二年,覆盖率就达到了90以上。而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十多年,覆盖率还不到40。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引入个人账户是不成功的。”郑秉文说。r
r
“空账”无须过虑r
r
“空账一直就有,压根不是什么新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国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是通的,我们缴保费,甭管是交到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要拿去付老年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