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了原苏联40~60年代使用的百分比抽样方
法,直到80年代初,我国计数抽样检查标准制订贯彻后,才逐步跨入第三个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理管理阶段。我国自1987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发展较快。全面质量管理正从工业企业逐步推行到交通运输、邮电、商业企业和乡镇企业,甚至有些金融、卫生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也已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先后被制定为国家标准,1992年等同采用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其中也涌现了如刘源张、张公绪、袁家军、袁宝华、郎志正等一批中国的质量管理专家。
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手机行业的发展,产业之初的手机公司一般涵盖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例如当时著名的普天集团下属的几大巨头(东方通信、波导、首信等),但后随产业链细分,原有的设计研发过程独立运作。2001年起手机行业开始涌现出手机设计企业(IDH,例如中国第一家手机设计公司北京嘉胜联桥、其次就是CECW,2002年后陆续成立了依德信无限,龙旗控股、晨讯科技等一大批IDH企业。这些企业在竞争中迅速成长,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成立之初利润丰厚,市场需求供不应求。庞大的利润空间及需求量促使企业一味的追求量的突破,却忽视质的保障。转入2004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同质化严重,IDH的门槛降低,IDH企业数量如雨后春笋成倍增加,市场份额减少,企业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以往中国的手机企业利润高,运行中往往只核算CostBOM,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利润空间下降,企业们开始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f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将视野放在了开源节流即“质量成本”上。例如一些知名公司在“研发、供应商、检测、售后”等部门都设立质量部,在企业运行的每个环节实行PDCA循环,牢牢把好质量关。
手机行业质量管理讲座(二)
我们常说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是制造而来,再次才是检验出来的。故通常我们脑子里的质量管理仅仅停留在产品已经做出来、公司的质量或测试人员来检验或测试以判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故只是区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产品质量是没有提高的。而质量管理的真谛是提倡预防的理念、源头治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