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3《三顾茅庐》教案
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了解古典白话小说的相关知识,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3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古人胸怀大志的思想。在生活中,学会以诚待人;关注时事,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
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
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二、介绍作者、作品: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犹为深远。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古典白话小说: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唐代的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明清时期,古典白话小说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
f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明代的拟话
本小说“三言”“两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
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双峰”:
《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
三、课文背景: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
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
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