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就是一种享受,积累下来文中的优美词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然后欣赏着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享受。三、《学会感恩》给学生一份精神的动力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
f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凝聚着很多人的关爱,从而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学会爱与被爱,构筑健全的人格,让心灵更加美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日记《学会感恩》要求学生去发现,一周以来父母对自己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关爱与付出,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可以写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帮助、同学们对自己的友爱、大自然和社会赐予自己的财富等等。只要自己应该感的恩都要去发现、去记录。知恩图报是人的本性。学生们在坚持写日记的过程中,拥有了感恩之心,他们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学生们自然会去努力学习报答关爱自己的人。
四、《名著读写》给学生一份多维的空间巴金曾这样说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了自己对人对事的看
f法。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能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陶冶学生的修养。阅读名著是我们的学生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的一大手段。我们应以“读名著”为切入口,通过读书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多方面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名著中找到梦想、激情、智慧、勇气和动力。
《名著读写》日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可以写读完一部名著的感想,可以写读完一章一节的感受,甚至可以写自己对书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的感受。有感而发,想到什么写什么,只要是自己的想法。不是写作文,尽量不拘一格。我发现学生们写的日记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