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河南农村60年变迁
河南农村60年变迁河南地处中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和勇于创新的河南农民积极探索,大胆开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农村发展道路,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地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一、社会大变革中农业的恢复与发展1949年初,河南基本解放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全省建立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始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性转变。一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旧中国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是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的桎梏,是河南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1949年4月,河南省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即把土地改革确定为当时农村的中心工作之一。6月下旬,省委专门召开土改座谈会,决定首先在群众基础较好的郏县、宝丰、襄城三个县的47个自然村中进行土改试点。9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省委制定了《河南土地改革方案草案》,并决定在鲁山、临汝、伊阳、郑县等11个县进行第一批土改工作。1950年2月7日,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河南省土地改革条例》,2月20日,省委又发出《关于土地改革的决定》,要求全党动员,集中精力,宣传贯彻好《条例》。从3月起第二批土改工作在南阳、潢川、巩县等33个县全面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河南省委认真总结了一、二批土改的经验,立即按照《土地改革法》规定在全省剩余的43个县进行第三批土地改革。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到1953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发布告,宣布河南黄河以南地区3200万人口的地区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历史任务,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了河南农村最根本的历史变革。
f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群众成了国家的主人,生产积极性高涨,全力投入到大规模的恢复发展生产运动。为引导、鼓励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省委、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要求各地以恢复粮食生产为主,有重点地恢复和发展特种农作物,在水灾严重地区以治水防患为主,在可能的条件下发展农副业和手工业。积极推行以保证农民土地、财产的地权、产权,推广互助合作,保障借贷自由,奖励兴修水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