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Ⅳ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生了下列情况。在空白处简要地写出由于实验操作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炸裂。____。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____。3盛有溶液的蒸发皿,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液滴飞溅。_____。4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____。5用洗净的仪器进行过滤操作时,滤纸未破损,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是:____。15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1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0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02能跟C02反应生成0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③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④若A装置产生的C0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02能否与Na202反应生成
f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0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0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操作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溶液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032HCl2NaClH20C02↑C02CaOH2CaC03↓H20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放出气体的质量
A
B
g073g146g滴入稀盐酸的质量g
17、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