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是让苦读的书生或做了馆师的书生解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敬重、鼓励,事业上也获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如《爱奴》《凤仙》等。这一方、面的名篇,还有《青凤》《婴宁》《红玉》《小翠》《白秋练》《娇娜》《阿宝》《瑞、、、、、、、云》等。三、反映社会问题蒲松龄没有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局限于仅就个人的境遇而发,只写个人的失意、落寞。在那个时代,官贪吏虐,乡绅为富不仁,压榨、欺凌百姓,是普遍的现象。位贱家贫的蒲松龄,有一副关心世道、关怀民苦的热心肠,又秉性伉直,勇于仗义执言。抒发公愤,刺贪刺虐,也成为《聊斋志异》的一大主题。如《席方平》《续黄粱》《公孙夏》、、、《促织》《梦狼》《窦氏》《胭脂》《向杲》等均乃这方面的佳作。、、、、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叙事艺术《聊斋志异》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小说的要素一是故事情节。文言小说演进的轨迹之一便是由粗陈梗概到记叙委婉。《聊斋志异》中精
2
f心结撰的故事多是记叙详尽而委曲,有的篇章还特别以情节有起伏跌宕之致取胜。《王如桂庵》《西湖主》等篇均乃如此。、二、人物塑造《聊斋志异》中许多优秀的作品,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更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作者对各类人物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性格。如《莲花公主》《连琐》《促织》《花姑子》、、、、《聂小倩》《晚霞》《劳山道士》《狐谐》诸篇都可以为证。、、、三、诗化倾向《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带有诗化倾向。这里所谓诗化倾向,不仅表现于小说叙事中运用了诗句、诗意,还表现于许多篇章程度不同地带有诗的品格特征。作者假狐鬼抒情写意,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多是意象化的,表现的不是世俗的人生相,而是超俗的、理想化的、幻化变形的人情事理,个中寄寓着诗一般含蓄朦胧、甚至不易捉摸的内蕴。《婴宁》《翩翩》《白秋练》、、便是这样,其他如《书痴》《酒狂》、《鸲鹆》《阿宝》等,都是专就所好所笃演绎出几乎不可思议的故事,极度夸张地表现出其、超常之情、超常之状,这便超越了单纯的褒贬,成为艺术的审美对象,富有游心娱目的情趣。《聊斋志异》的叙事也吸取了诗尚含蓄蕴藉的特点。作者虽然用全知的视点,却时而故作含糊,造成扑朔迷离的意味。《花姑子》《宦娘》《黄英》等篇均乃如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