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采用H7k6(或H7m6)。导套与安装之间一般用H7m6的过渡配合,再用侧向螺钉防止其被拔出。对于生产批量小、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导柱可直接与模板上加工的导向孔配合。通常导向孔应做志通孔;如果型腔板特厚,导向孔
18
f做成盲孔时,则应在盲孔侧壁增设通气孔,或在导柱柱身、导向孔开口端磨出排气槽;导向孔导滑面的长度与表面粗糙度可根据同等规格的导套尺寸来取,长度超出部分应扩径以缩短滑配面。
61导柱的结构
带头导柱如图所示:
图61导柱
62导套的结构
带头导套如图所示:
19
f图(11)图62导套
7脱模机构的设计
71脱模机构设计的总体原则
a要求在开模过程中塑件留在动模一侧,以便推出机构尽量设在动模一侧,从而简化模具结构。b正确分析塑件对模具包紧力与粘附力的大小及分布,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推出装置和推出位置,使脱模力的大小及分布与脱模阻力一致;推出力作用点应靠近塑件对凸模包紧力最大的位置,同时也应是塑件刚度与强度最大的位置;力的作用面尽可能大一些,以防止塑件在被推出过程中变形或损坏。c推出位置应尽可能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以力求良好的塑件外观。d推出机构应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即:推出到位、能正确复位且不与其他零件相干涉,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远动灵活,制造及维修方便。
72推杆设计
721推杆的形状
20
f如图所示
图71推杆722推杆的位置与布局a应设在脱模阻力大的部位,均匀布置。b应保证塑件被推出时受力均匀,推出平衡,不变形;当塑件各处脱模阻力相同时,则均匀布置;若某个部位脱模阻力特大,则该处应增加推数目。c推杆应尽可能设在塑件厚壁、凸缘、加强等塑件强度、刚度较大处;当结构特殊,需要推在薄壁处时,可采用盘状推杆以增大接触面积。d推杆的设置不应影响凸模强度与寿命。当推在端面则距型芯侧壁δ1013mm;当推杆设置在型芯内部推在塑件内部时,推杆孔距型芯侧壁δ23mm。e在模内排气困难的部位应设置推杆,以利于用配合间隙排气。f若塑件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时,可在塑件外侧设置溢料槽,从而
21
f靠推杆推在溢料槽内的凝料上而带塑件。
73斜推抽芯机构的设计
a为避免成型的斜推在运动时由于受翻转力矩的作用而发生卡死的现象,斜顶的倾斜角度不能做的太大(通常在6°~10°)本模具的斜顶取8°。b由塑件内卡勾的尺寸可知模具的侧向抽芯距至少为2。c计算开模方向的推出距离h=2ta
8°=1423d为使斜顶杆在顶出过程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