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乡村校园文化创建农村特色学校
宜宾县王场镇小学校陈自富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当学校校园拥有了特色的氛围和文化,教师拥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质,学生拥有了特色的快乐和成长,则特色学校也就形成。创建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特色学校,必定会使学校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之路。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凸显乡村校园文化,创建农村特色学校”的实施方案。一、依据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历史上也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优美怡人、健康舒适的工作、学习场所,不仅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必然要求。
1、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坚实基础。
2、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学校既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有效措施。
3、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精神面貌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只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和谐发展的师生,才能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4、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
1
f它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
5、丰富而生动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对我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