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1利用时间轴,理清1949~1978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历程,掌握“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史实。2.运用对比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3.分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恢复国民经济1表现: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①到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进行三大改造
f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预习评价】
起来
1.判断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着重发展农业生产。×2.判断“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3.思考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实行“一五”计划。知识点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②提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探索中的失误失误表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大跃进”农业;工业制定高指标,农业出现主观臆断的口号人民公社化运动3.探索中的调整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②1959~1961年,我国出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