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厦门;3、对外开放的新局面②线:开放沿海14个城市;③面:沿海开放区到内地的开放①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标志4、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②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现居世界第三位③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f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社会生活变迁概况1、社会生活领域①衣:“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中山装、旗袍与传统服饰并行。②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开始出现并逐步盛行。④社会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成为新风尚;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2、交通与通讯①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路、航空②通讯工具:邮政、电报、电话、互联网3、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二、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1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延续。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城市,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普遍发生。2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改革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地位。3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变化。4国家政策的影响。如《婚姻法》、统购统销政策、“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5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物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用品更加丰富,而且直接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三、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1从时间上看: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3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地区差别较大。4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四、四大媒介对我们生活到影响:①从媒介的本质功能看:可以使民众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②从其娱乐功能看:可以给民众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③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④可以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五、近代以来生活和习俗演变的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再推行至内地和市镇。2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主义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渗透。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但反缠足运动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习俗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广有关;上层人士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