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准则的得分与相应准则权重的乘积的和。通过对定量选择结果的比较,实现对供应商的选择;马士华等人对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供应商,提出用采购成本法,通过计算分析供应商的采购成本,选择低成本的供应商2;FilipRoodhooft和JozafKo
i
gs于1996年提出供应商选择的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
g,ABC,认为供应商总成本是由供应商的所有缺陷引起的客户企业的额外总成本构成并提出了总成本模型,通过分析供应商的总成本来选择合作伙伴10;随后,李步峰等人对该模型所包含的成本范围进行了扩充,认为总成本包括净购买价格、与购买相关的基本作业成本(订购材料、检查材料、接收材料、搬运材料、储存材料、设计和确定材料规格以及支付材料货款等)以及由于供应商缺陷而引起的客户企业的额外作业成本(由于材料运送不及时而引起的生产延迟、由于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退货、返工、停工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模型;董志林(1999)以及孙静春等人(2000)提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
velopA
alysis,DEA)选择供应商,它适用于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相同类型单位(例如供应商)的有效性评价。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首先将选择准则划分为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然后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计算各个候选供应商的相对效率,根据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供应商。
4
f山东工商学院2014届学年论文
3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法(1)Weber1993年提出多目标规划法来选择供应商。通过确定选择准则的权重,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在各目标权重非负的情况下,所转化的单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是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非劣解;(2)Yahya和Ki
gsma
提出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和子目标(选择准则)以及约束条件等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首先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与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出每个供应商各自的权重(优先程度),通过对优先程度的比较实现对供应商的选择9;(3)赵小惠(2002)等人和高陆(2003)等人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供应商选择方法1112。针对供应商选择问题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和模糊因素,将模糊集合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供应商选择中,建立了供应商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供应商选择方法;王能民等建立了绿色制造模式下评价供应商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评价绿色制造模式下供应商的选择8;马士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