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传导功能取得经济信息,加工经济信息,储存经济信息,反馈和传递经济信息,分析经济信息,以发挥会计预测,会计控制和会计决策的作用(郭道扬,1984)。2信息技术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会计的确认基础是与不同的经济环境相对应的。在经济活动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经济环境下,会计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规模的投资,权责发生制得以迅速发展。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影响使得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得以广泛应用,
f使得传统观念上的交易活动逐渐转变为新的一系列的市场安排,风险和报酬不再是随着交换行为的发生而立即转移,明确的交易日期也变得模糊起来。比如,各种类型的租赁、售后回租、产品担保等。目前的会计实务已倾向于反映这种企业实质上已承受的风险或报酬,尽管明确的交易尚未发生。比如,加拿大要求按照现值反映长期票据、票据价值的减损等。对主体所持有的短期投资按期末市场价值(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既可以说是权责发生制的(因为它如实的反映了企业实际已承受的各种风险或报酬),也可以说是现金流动制的(因为它是基于可能的现金流入出发的)。因此,有学者提出21世纪应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现金流动制为辅,两者相互结合的确认模式。会计引入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是一个重大发展。它突破了成本计量的狭隘的交易或事项原则,引入交换价格这一计量基础,使得在成本计量属性下无法计量的事件在价值为基础的计量体系中能得到计量。但最终以交换价格计量代替价值计量也存在着缺陷,交换或许是不公平的交换,而且当不存在交换时价值就无以体现。为解决这个问题,会计界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公允价值代表的是当前交易下资产或负债的经济价值,即公允价值有一个时点的问题,是现在时态的计量属性,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准确的信息采集和运算功能使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成为可能。举例,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就大量应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中,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资料的处理与传输变得十分便捷,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市场
f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将全球各主要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促使投资者得以迅速抛补衍生金融工具,使市场运作更具效率。同时,电子化还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投资者在一周7天,每天的24小时都可以分别进入世界各地不同的交易所。电子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设计、推广、交易、清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