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的纯粹的“道德人”。在这种环境下,只强调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忽视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激励。随着我国对政府职能、组织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渐认识到“人”刁‘是组织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公务员制度也正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取代“工作”正成为我国公务激励机制的核心。3、公开、平等的用人环境初步形成以前,国家对工作人员实行计划分配,经常导致工作人员的特长、爱好与工作职位不符。另外,在选择干部中存在非正当竞争问题,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一些人以权谋私留下了余地。现在各级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录用,都是实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晋升也逐步走向公开,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公务员的工作实绩,通过严格考核,择优进行。(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作为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务员激励机制也得到逐步完善。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激励约束理念不清晰,激励约束的手段和形式过于单一,导致了激励约束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考核是人事行政的基础,为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培训、晋升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工作成绩的考核就成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基础性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考核的结果就成为公务员激励的主要依据。我国公务员考核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其中重点考察工作实绩。当前,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工作主观性强,导致激励虚悬。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考核工作主要凭借领导干部的主观意志展开。不仅如此,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由于风格不同、思路不同,绩效考核的原则、标准也就差异明显。于是,主观性与随意性强就成为了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导致激励机
4
f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主观性与随意性的主要表现有:第一,轮流坐庄。山于考核涉及到升迁、加薪等现实利益,为了避免单位内部产生矛盾,某些领导就采用轮流坐庄、轮换评优的做法。这样,不仅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和原则,也使考核失去了严肃性,降低了考核的激励效果。第二,做“老好人”,即抛弃考核重实绩的原则,以人缘为重。人缘好而业绩一般的人评优,业绩好而人缘一般的人则不能评优。同时,对工作表现较差的公务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