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松解术存在损伤跖板或屈肌腱的危险。此外,术中需要辨别蚓状肌腱,它通常位于跖间横韧带的外跖侧,应避免误切。然而并非所有的IMN可以通过松解术解决,有学者认为单纯神经瘤松解术复发率仍然较高,因为长期积累的损伤所造成的神经瘤病理性改变,在解除压迫后并不能短期恢复;形成神经瘤的因素复杂多样,并不仅仅为单纯的神经压迫,因此即便对趾总神经作松解,但致伤因素仍存在,缓解症状也无从谈起。
44神经瘤切除术相对于IMN松解术还是切除术,何者更能获得优良的远期疗效,目前尚存在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严重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IMN患者行神经瘤切除术,此外神经瘤切除术也可作为松解术、经皮穿刺注射术失败后的补救性治疗[22~24]。Villas等[25]对59例患者69足对比神经松解术和神经瘤切除术后发现,当假性神经瘤尚未形成时行松解术的效果较好,而一旦神经瘤形成或者神经瘤已经较大时,宜选神经瘤切除术。Biasca等[11]报道手术切除治疗19例患者,他认为当MRI下IMN横径超过5mm时首选神经瘤切除术。而Womack等[26]的研究发现发生在第2跖间隙的神经瘤切除后效果相对较差,而且经过长期随访后他觉得神经瘤切除术的疗效并不理想。
目前存在足背侧和跖侧两个手术入路进行跖间神经瘤切除,不少学者主张背侧入路,但究竟哪种入路更优尚不明确。Akermark等[28、29]对比两种入路治疗125例患者132足,随访2~5年后
f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发现两者临床效果相似,跖侧入路的感觉缺失等并发症少于背侧入路,而背侧入路发生3次术中漏切神经瘤而致使手术失败,因此他更推崇跖侧入路。一般以受累趾骨间隙为中心在趾蹼的非负重区作3~4cm长横切口,也有学者报道在足底沿神经瘤所在的跖骨间隙作纵行切口,从近节趾骨基底处开始,向近端延伸约3cm,切开浅深筋膜,分离出趾总神经干及神经瘤,跖间横韧带术中予以切开。背侧入路分离时注意勿损伤腓浅神经发出至足趾背侧的感觉支。趾总神经干要分离至TIML近侧约2cm,连同神经瘤一起切除,切除时稍微施加牵张力,以免神经断端在跖骨头处发生粘连和压迫,引起疼痛或形成断端神经瘤。有部分患者切断跖骨间横韧带后,可见局部并无瘤体形成,可解除束缚压迫神经的各种因素,切开神经外膜,彻底松解神经。术后抬高患肢、限制活动2~3d,以减少疼痛肿胀,术后2周拆线。Coughli
等[30]报道在切除神经瘤同时对跖趾关节进行固定,术后疗效优于单纯神经瘤切除术。
5复发性跖间神经瘤的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