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重要的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反映,同行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人们难以通过会计报表来认识担保机构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因此,作为记录、反映担保业务的担保会计核算,是一个很现实的基础工作,迫切需要从制度和方法上加以解决。财政部针对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时出台《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办法》,定位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框架下,充分反映了担保业务的金融特点,这对引导人们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特别是衍生金融理论去认识担保业务规律、研究控制担保风险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办法》,充分反映了担保业务在风险控制环节的衍生金融特点,明确、详细地规定了保证金的存人、存出业务,对认识担保机构保证金性质,规范担保机构保证金的存人、存出业务意义十分重要。3《办法》,充分反映了担保业务的高风险特点,体现了“风险成本是担保机构的主要成本”规律性,详细地规定了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包括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一般风险准备、各种应收款的坏账准备、各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等。4《办法》,遵循国际惯例做法,充分体现信用担保的准公共产品特点,在
2
f担保风险损失补贴、担保资本投入、担保扶持基金、代管担保基金、担保减免税等方面都做出详细的规定。5《办法》,充分反映了担保机构的收入特点,详细规定了各项收入的核算方法,包括:担保费收入、评审费收入、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追偿收入等,对指导担保机构科学合理地进行担保业务定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办法》,在现有会计基本制度体系下,充分反映担保业务的或有性。尽管没有将担保业务纳入表内核算,但在表外设计了“担保余额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7《办法》对反映担保业务的基本指标做出了明确的内涵定义和外延描述,,这对统一担保行业信息标准、制定担保行业监管考核办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然,担保行业发展才有几年时间,担保业务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暴露还很有限,作为记录、反映担保业务规律的担保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可能达到很成熟的程度,需要广大业内专业人士不断探索总结担保业务规律,不断提出完善担保会计核算方法的建议。尽管如此,丝毫不影响财政部此时出台《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重要意义,她为现阶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4、“本办法适用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