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调整优化结构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钟真网站编辑:李爱玲责任编辑:梁齐勇来源:前线网《前线》日期:2016010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
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
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新形势下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了重
要依据。
准确认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涵义
农业结构是农业内部特征的结构性体现,也是农业外部特征的格局性呈现。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是指通过重新调配整顿原有的和
制定实施新的政策措施,使农业内外部结构适应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新环境新要求,并使之发挥更大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过程,是
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自我适应和自我进步。因此,适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和农业部已经分别出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
见》,而《建议》也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十三五”时期农业工作的重要主题。但两者关系需要进一步厘清,二者相互关联、
互为影响,且前者的层次相对更高。
首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资源利用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贸易方式、国家粮食安
全实现方式、农业支持保护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均需要以要素投入结构、产品组合结构、数量质量结构、收益分配结构、产业融合结
构、区域布局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优化为前提。而只有这些结构性问题得到调整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有了坚实基础,并能在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带动下顺利推进。
f其次,合理高效的农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结果体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反过来也可以引领和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如生产方式由“产量导向”向“质量导向”的转变将促进产品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
约化转变将促进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优化;贸易方式由被动适应市场开放向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格局转变将促进农产品进出口结
构的调整优化。而农业结构是否合理高效是衡量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否成功的重要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