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0题,共75分)1史书记载“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强大的诸侯国A.起了拱卫王室的作用C.有效抵御了外族入侵B.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D.冲击了当时的分封制度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4.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f5.科举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选官标准是A.血缘B.门第C.孝廉D.才能6.唐朝贞观元年,将全国按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成五道,置采访使,起监察作用。唐朝灭亡时,全国已有四十多个道。这种变化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强化C.地方行政区划的完善治组织”反映了希腊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B.中央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