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大学毕业生待业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一论文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待业;就业价值观论文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待业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尤其要求大学毕业生主动积极地树立起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大学毕业生待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尚未正式签约,无稳定工作和收入保障的状况。大学毕业生待业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各个方面都为大学生就业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从200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还有三成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13万,按照三成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来推算,将有一百多万毕业生要待业。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还将呈增长的势头。大学毕业生待业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且愈演愈烈对此不少学者、专家都进行了探讨,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高校扩招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非常欠缺,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需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中国人才过剩了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经济周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无道理。大学生就业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探讨。不过,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才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1.从供需层面看,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消息,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2l%,而美国早已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尽管我国高校在校生数已经有2100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