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特色潜力产品加工业。由此可见,该项目选项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符合特色优势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规划。232项目建设是充分发挥项目区红枣资源优势,提高红枣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山西是个产枣大省,全国37个著名的枣产区中有5个分布在山西境内。枣树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红枣产量全国第三。从品种看,山
f西的十大名枣闻名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如稷山板枣、太谷壶瓶枣、交城骏枣、运城相枣、临猗梨枣、吕梁木枣等。红枣在山西有悠久的栽植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枣树栽植。现有260个品种,目前有7个地市,600万直接或间接的从业人员在从事红枣种植、加工、推广销售等工作。红枣是我省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产量约占到全国的14。从市场情况来看,我国枣果总产约占全世界总产的98,基本上属独家生产供应出口国。全省有红枣林210万亩,正常年产红枣达45亿斤。然而,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贮藏技术、加工水平、产品品位,还是产业组织度、产业化经营动作模式、产品市场竞争力,都还显得非常稚嫩。要想把山西枣业做强做大,必须依靠龙头企业发展红枣深加工,以此带动种植、贮藏、运输、销售各业的升级发展,扩大市场销售,增加红枣的附加值和枣农的收入,稳定和增强枣农展红枣种植的信心,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强本固基的作用。233项目建设是加快红枣资源转化,提升其附加值,增加枣农收入的需要搞好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和壮大红枣产业的基础。有了标准化的红枣生产基地、标准化的红枣树管理技术,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红枣加工原料。而这一切均有赖于广大枣农的生产积极性。目前,枣农收入增长缓慢从另一个角度反应出山西红枣的附加值很低,多数年份是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因此屡次受到挫伤,成为制约枣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大红枣的加工转化力度,增加红枣附加值,
f为红枣消费寻找新的群体,为红枣销售开辟新的市场,为枣农创造稳定、有效增收的大环境,让枣农持续稳定的得到了实惠,是从根本上稳定和提高枣农的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方式。项目承担单位着眼于红枣产业的发展潜力,拟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模式,直接带动农户种植枣树。随着枣树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单纯依靠出售原枣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着力开发鲜枣深加工产品势在必行。因此积极开展鲜枣深加工,降低资源损失及浪费,增加枣的附加值,解决农民“卖枣难”的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