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如雷鸣”。答案:B6.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6分答:
答案:形象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战士形象。如何塑造①通过动作描写。“追奔”“夺城”等动作表现“丈夫”勇敢作战。②借环境烘托。“露宿”“青海月”“黄河冰”写战斗环境的艰苦,从而表现“丈夫”的不畏艰险。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注①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f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人认为桂花不以色彩明艳悦人,情怀疏淡,踪迹偏远,唯芳香常留人间。B.在词人眼中,桂花虽然没有鲜艳的浅碧、深红等颜色,但仍是第一流的名花。C.写梅花嫉妒、菊花羞惭,是在衬托桂花这一中秋时节花中之冠的卓越形象。D.词人认为屈原缺乏审美眼光,情思不足,不识桂花名贵气质,竟将桂花遗漏。解析:D项,只是借责怪屈原来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并非真认为屈原眼光有问题。答案:D8.花品即人品,从这个角度分析,你认为词人写桂花的用意何在?6分答:
解析:由上阕可知,作者笔下的桂花具有颜色暗黄,体态轻柔,远离尘世却浓香久留的特点,因此有“第一流”“冠中秋”之称。词中的桂花以“香”取胜,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当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答案:①桂花色淡味香,在百花中以“香”取胜;②“色”属外在,而“香”是由内生发的,正与词人追求的内在高尚德行相吻合;③词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桂花表达了对内在高尚品德的追求。
古代诗歌鉴赏二
一、南昌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①。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②。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①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工夫。②《列子黄帝》记载:“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多用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