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及表达技巧的能力。“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理解有误,诗歌中的“天地何心穷壮士”是一个问句,是在质问天地,为什么要让壮士困厄。答案:B4.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人的废城的惨淡景象。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与苦闷。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借古咏怀诗。首尾两联写景,中间两联抒情,情因景而发。首联由眼前季节、景物的转换,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诗人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中包含着对人事代谢的思索。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伤古,又是悼今。这种愤慨非淋漓痛饮不能排遣,非慷慨悲歌无以发泄。颈联正表达了这种感情。这种心情只有泽畔行吟的屈
f原可以与之相通。但眼前却是“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尾联勾画出一种荆榛满地、霜露侵人的惨淡景象,深深印在诗人心上,也引发读者沉思。
三、2019年河北唐山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胡无人①节选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从服”“天下定一”的理想。解析:B项,“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分析错误,应为“行军发出的声响如雨声飒飒,鼓声雄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