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3
f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青铜器青铜时代
1我国青铜器文化的出现开始于原始社会后期。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4甲骨文发现意义发现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
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名称
时间
历史特征
社会特点
春秋
前770476年
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战乱与纷争春秋以争霸为主
战国
前475前221年
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战国以兼并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为主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3、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4、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
一个霸主。
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6、经济上: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1、七国形成:(1)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403年)
(2)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
4
f(3)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社会状况:兼并战争(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3)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4)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