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叶国平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具有与西方
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发动以及经济、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发展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而通过公民社会的培育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现实的中国具有特别的意义。加强公民社会组织制度化建设,强化公民社会的主体力量,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公民社会的利益协调功能,是现阶段促进公民社会与中国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公民社会民主政治路径选择
当今世界,民主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民主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它的建立、发展与巩固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条件的支持。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现代西方较为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日益成熟的公民社会基础之上的,民主的形成及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培育密不可分。与西方社会不同,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建国后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使中国缺乏公民社会滋生的土壤,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源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就预示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有了更多的“中国特色”。如何看待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如何通过公民社会的培育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不仅要借鉴西方公民社会的理念和发展经验,更要从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去考量。
一、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内在关系对于公民社会的内涵,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维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两分法的观点认为,公民社会是指排除了政治社会以外的广大非政治社会领域。三分法的观点则认为,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第三领域。其实,不管是两分法还是三分法,它们都只是一种分析工具,是社会变迁在理论形态上的一个外显。尽管学者们对公民社会的理解不尽一致,但从实质意义上讲,都是指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实在。正如查尔斯泰勒所说:“公民社会的核心理念指的是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包括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1普遍的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相对独立性、相对自主性、公益性、法治性、参与性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西方的公民社会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
1
f的萌芽与发展而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