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作者】宇文利【作者简介】宇文利197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锲而不舍的重要历史使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与培育。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分析和探讨了它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紧密、有机地结合。【摘要题】传统文化与历史【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结合【正文】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g文章编号1006647020030500420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千百年来,它推动和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史书写并增添了伟大而壮丽的篇章。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发展到近代的杰作,也是代表和开辟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其逐步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及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即是对二者的关系作一个简要的历史审视和分析。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和培育的过程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屈辱和挫折的历史,也是一部书写抗争和求索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外来入侵中蒙受了巨大的痛苦与屈辱,也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艰难抗争中苦苦求索走出落后与衰败的出路,探寻实现民族复兴的契机。纵观近代以来种种救国救民、试图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努力,太平天国运动没能走出历史上农民起义归于失败的怪圈;封建地主阶级自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也终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改良的药方不能医治封建统治的痼疾;甚至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也因其历史局限性而终归失败。在经过认真思索、反复比较和充分借鉴以后,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中国先进阶级所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由此成为应答和解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问题的现实出路,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实现伟大复兴这一精神诉求和精神期盼惟一可行的现实指向和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古老而现代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鲁迅先生称中华民族精神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