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魂”,并且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注解和概括。马克思主义首先代表了一种文化成果和文明结晶,因此,从文化层面与精神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逐步交流、融合和实现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由被融合和接纳到被改造和运用,再到被推进和发展,与中国文化发生了种种联系和持久的磨合,期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弘扬1融会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彰显了宽容、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不断延伸和转化的过程。它必须首先跨越的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这道门坎,只有被中华民族文化所认同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契合,才能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一个不断持续和发展的过程,只能始终都坚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保持其精神武器的作用长久发挥出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才能更好地接纳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实现其中国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宽容和自强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气度,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奋斗精神。从厚德载物到民胞物与,从天人合一到包容万物,从协和万邦到和睦共处,从豁达宽厚到宽纳异己,从兼听则明到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宽容
f精神的鲜明体现。从修身自任到奋发有为,从勤勉进取到百折不挠,从刚强自律到励精图治,从勇猛顽强到舍生取义,从艰苦奋斗到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华文化在宽容和吸纳中得到了丰富,中华民族在自强和奋斗中得到发展。远的不说,单在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之际,中华大地上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追求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就体现了觉悟的中国人思想上的开放和精神上的宽容。在杂陈的中西文化中,以开放的态度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来,变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宝,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宽容精神和自强精神。2改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变革、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