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摘要: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日本经济战后重建,推动日本经济实现赶超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日本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等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和措施,对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关键词:政策性金融改革启示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战后重建、实施“赶超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型以及国内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体系已显不适,弊病逐步暴露。为此,日本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启动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总体思路是回归政策性定位、坚持“官退民进”。但是,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已是积重难返,导致后续改革成本很高,本轮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延缓了改革进程。本文对日本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改革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一、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特点(一)种类繁多“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崛起而实施“赶超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为配合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几乎在每一个需要扶持的领域都设立了对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进出口、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及住宅、医疗、环境卫生、农林渔业、区域振兴开发,等等。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形成了覆盖全面的“三行十库”政策性金融体系。(二)规模较大政策性金融在日本金融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20世纪90年代初,政策性金融体系发放的信贷量约占日本国内信贷总量的13,仅次于
f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城市银行。1964年,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足10,2004年上升到18,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54,德国68,法国87)。二、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不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日本几乎每一个需要扶持的领域都对应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最终导致机构庞杂。随着经济发展,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体现在结构升级,原有的政策性金融格局与之不适应。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也出现交叉和竞争,需要重新调整。(二)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经营不善日本的政策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