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求是,有错必纠B.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D.宽严相济B.犯罪可能性D.改造可能性B.行为本位主义D.举动本位主义
29.在我国监狱制度中出现了矫正的最初萌芽的朝代是
本套试题共分4页,当前页是第3页
fA.西周C.南北朝
B.汉朝D.明朝
30.19世纪晚期后,占主导地位的刑罚目的观是A.威慑犯罪C.教育犯人B.打击犯罪D.矫正犯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无被害人犯罪32.犯罪的暗数33.保安处分34.罪犯矫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5.简述贯彻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36.简述犯罪现象的历史性。37.简述犯罪矫正人道化的主旨及主要体现。38.简述日本犯罪预防的成功经验。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39.本题10分结合实际试论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40.本题13分试论当代古典犯罪学理论及其对策主张。五、材料分析题15分41.2011年5月,刚刚离婚的广州某高校教师王某在某网站上结识了杨某。杨某自称是一名现役军官,北京人,
正想寻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女子成家。两人一拍即合,随后通过QQ进行裸聊。在裸聊过程中,杨某截取了毫无防备的王某的裸体照片数张。得手后,他原形毕露,将王某的裸照发到她手机上,声称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就要将照片发给王某的亲戚、同事和学生。王某得知后非常恐惧,为防止照片外泄,她先后数次转账给杨某人民币5万余元。见王某软弱可欺,杨某更加变本加厉地要求与她发生性关系。无奈之下,王某只好乘飞机来到杨某所在地西安,在杨某威逼下与他发生多次性关系。事后,杨某非但没有按约定删除王某的裸照,反而继续向她勒索钱财。王某这才醒悟过来,于是报警。根据上述案情,试用个人被害因素理论分析被害人王某的被害性。
本套试题共分4页,当前页是第4页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