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的方针是A.非犯罪化C.挽救B.严惩D.教育
13.作为最基本的犯罪事实,反映了其所产生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的是A.犯罪状况C.犯罪规律B.犯罪特点D.犯罪形态
14.马克思曾经指出,“剥削阶级的法律本身不仅能惩罚犯罪,而且也能捏造罪行。”这句话表明犯罪现象具有A.社会性C.阶级性B.历史性D.文化性
15.在犯罪数量当中,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是A.明数C.案发数16.犯罪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A.门德尔松C.龙勃罗梭B.李斯特D.菲利B.暗数D.报案数
17.将犯罪学的研究重点由犯罪行为的法律内容转移至犯罪人的学者是A.菲利C.费尔巴哈B.享悌D.龙勃罗梭
18.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损失的主要衡量标准是A.直接物质损失B.间接物质损失
本套试题共分4页,当前页是第2页
fC.身体损害
D.精神损害
19.被害人被害后,在诉讼过程中所受的损害以及受到的其他社会组织、他人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被称为A.共同被害C.重复被害B.再次被害D.多次被害
20.据调查,儿童时期受虐待的女性在成人后被逮捕的可能性更大;在被虐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有虐待自己孩子的倾向。这种被害人与犯罪人角色转换形式是A.双重角色型C.暴力循环型B.认同型D.报复型
21.早期古典犯罪学理论与近代新古典犯罪学理论相比较,其更加强调的犯罪原因为A.体质因素C.理性人的自由意志22.现代古典犯罪学派的核心理论是A.威慑理论C.特殊威吓主义B.隔离主义D.刑罚个别化理论B.遗传因素D.相对的自由意志
23.以下不属于受迪尔凯姆失范理论影响而产生的理论是...A.犯罪生态学理论C.控制理论B.紧张理论D.挫折攻击理论
24.青少年犯罪人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在一种可能使他们学习犯罪并将其作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环境长大成人,因而犯罪是一种通过模仿他人的习得的行为。最能与以上论断契合的理论是A.遏制理论C.模仿理论B.社会控制理论D.差别交往理论
25.刑事惩罚对策是以国家刑罚权为中心展开的,其核心是A.设定合理的刑罚目的,发挥刑罚的功能B.消除和削弱形成人的消极个性的引起犯罪的原因、条件和因素C.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从而预防犯罪D.制止、预防犯罪,防卫社会26.美国刑事政策以预防犯罪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在定罪上采取A.结果本位主义C.危险本位主义27.保安处分的适用基础是A.人身危险性C.结果严重性28.我党政法工作的一贯方针是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