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写得越美,越引人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增强了引人思考的魅力。(3)绘画美的语言色彩《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水,但所用的语言却有十分鲜明的色彩。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f4、延伸阅读《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三、学习《再别康桥》1、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才华横溢,诗风活泼,尝试过多种诗体,并且能够飘逸自如、表现众多的内容而不离“华美”的基调,这就是灵动飘逸的徐志摩。诚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chè
)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即在1928年7月底的一个夏天,徐志摩一个人悄悄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到了11月6日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2、播放配乐朗诵,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3、把握文章大意(1)通过读诗,你觉得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结:别离之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