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因村施策等精准扶贫思想贯彻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党建+“产业”,点燃乡村振兴“加速器”“产业旺不旺,就看党组织强不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重视各地乡村的差异性,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振兴路径,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对于条件较好的乡村要率先振兴,对于条件一般的乡村要积极创造条件振兴,对于条件较差的乡村要采取帮扶等措施打牢振兴基础。要大力推行“支部+”企业、“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等发展模式,扶弱培优,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要深化农村改革,尤其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
f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让更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积极探索谋划,确定不同类型村,先行先试,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线上开发,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全部村居共同发展。要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把农村劳动力变成乡村振兴事业的主力军,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助益。
四、党建+“生态”,打好乡村振兴“绿色牌”“环境美不美,关键看口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对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责无旁贷,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科学制定村规民约,把农村道德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阵地功能,组织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村民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要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通过党员上岗佩戴党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方式,组织引导党员在完成治理生活垃圾、公厕改革、生活污水等重点任务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要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五、党建+“治理”,唱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f“乡村和不和,关键看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要坚持和强化党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