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环境。最后,在发挥网络舆论积极作用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核心的力量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大学生应当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和行为素养,增强专业理论能力和思辨能力并且提升舆论鉴别力、抵御力,做到能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及评判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社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思想转变为实际行动,使大学生成为真正兼具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人,这才是网络舆论应为大学生明确的一个正确方向。只有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当代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在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下,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吴飞:《传媒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8
②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8
③刘小新等,《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
④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2
⑤陈克祥、向科元,《“情绪型舆论”蔓延延网络负面影响需遏制》,httpmediapeoplecomc
GB40628333
6115html
(作者:张雅琪,大连民族学院新闻系学生;李世举为新闻系系主任、副教授)
f责编:刘冰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