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睹物思人”属于、A.类似联想C.接近联想2.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感知C.情感3.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A.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B.意境超验层D.意象世界层B.想象D.理解B.对比联想D.类比联想
4.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显明的关系的意象是A.仿象C.喻象5.艺术接受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是A.品,观,悟B.观,品,悟浙00037美学试题第1页(共4页)B.兴象D.抽象
fC.悟,品,观6.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A.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
D.品,悟,观
B.理念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7.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是A.自由C.存在8.主体进行任何审美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是A.审美经验C.审美趣味9.倡导劳动说的美学家是A.普列汉诺夫C.弗雷泽B.泰勒D.席勒B.审美理想D.审美效果B.实践D.本体
10.美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总规律的缩影是A.审美形态的贯通性C.审美形态的兼容性11.《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刘勰C.王夫之B.司空图D.王国维B.审美形态的生成性D.审美形态的二重性
12.把美区分为“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美学家是A.西塞罗C.博克B.荷迦兹D.阿奎那
13.认为崇高和优美都是“活的形象”的美学家是A.尼采C.康德14.悲剧情绪的“焦虑说”的提出者是A.克尔凯戈尔C.马尔库塞15.“畅神说”出现于我国的A.先秦时期B.魏晋时期浙00037美学试题第2页(共4页)B.亚里士多德D.尼采B.席勒D.叔本华
f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6.叶燮在《原诗》中提出的创作的四大原则是A.胆、智、识、力C.才、胆、识、力17.在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A.审美知觉C.审美情感18.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本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