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
学时:90
适用专业:电气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
1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
《电路分析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后续课程。它是以培养学生
具有对生产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基本环节初步设计、分
析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PLC控制系统进行IO分配与系
统程序设计的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合作共事、随机应变
的协作能力;以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12课程设计理念
(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
任务分析,按照“德能并举、工学交融”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际,
将电气控制与PLC分为基本电气控制系统、PLC的硬件组成与工作
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与应用等四个模块,最终使学生具备一定
的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和PLC的编程能力。
(2)本课程所有教学模块结合本院实训(验)条件,按“教学任务
布置、集体讨论编写教学计划、教学实施、院系评估、学生信息反馈”
一个完整的过程实施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做到全过程开放,主要课程
内容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联合校外合作单位完成学生的就业资
格考证任务,通过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
f力,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3)在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本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符合实际教学。
13课程开发思路
(1)深入学习、探索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课程设计方法,基于过程控制的理念,开发相关的课程项目。
(2)加强与企业合作,院、系领导组织教学人员本地区周边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认真分析,在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总结并确定应用电子类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3)在课程开发中,参照课程标准,结合校内实训条件,成立由院系领导、校内专家、专业带头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实际教学人员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进行课程开发
2课程目标
1)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常用简单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
f(2)掌握PLC的工程应用、维护和使用以及PLC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分析与维护。2)专业能力目标(1)熟练应用基本指令和步进指令是PLC编程的基础;(2)功能指令:现代工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