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正如100年前世界上第一幅架上抽象画诞生于一次偶然的“颠覆”。俄国人康定斯基看到自己画室里一幅“陌生”的画十分精彩和壮观。走上前去才知道是自己的一幅画在墙上颠倒过来而摆正后那种激动人的画面就消失了。他从中得到启发具象使得画面平庸、寻常而抽象却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动和美感。在这之前人类对抽象的创造和审美还依附于其他形式是康定斯基开始让抽象审美成为架上艺
1
f术的主体。他于1910创作的一幅取名为“即兴”的抽象绘画被视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幅纯粹抽象的作品。
中国抽象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一直是批评界关注的核心话题。在西方理论界除了像罗杰弗莱、格林柏格等批评家直接从事抽象艺术的批评和实践外像迈耶夏皮罗、梅洛庞蒂、罗兰巴特等艺术史家和哲学家也曾参与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抽象艺术如火如荼的运动中。正是在批评和理论的推动下抽象艺术早年的前卫反叛性才逐渐被主流艺术的“合法性”所代替并最终以学院的方式成为了西方主流的艺术形态。相反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却没有如此幸运在多种制约的因素中批评和理论研究的滞后仍是重要的一个原因。从2000年以来随着批评界的研究和有关抽象艺术展览的增多中国的抽象艺术才重新活跃起来。像高名潞、易英、王林、殷双喜、王南溟、黄专等批评家都发表了专题性的批评文章而高名潞、栗宪庭、李旭、刘骁纯等都通过策划一系列的展览对抽象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批评家高名潞他在近三年内所做的大量学术活动和主持的研讨会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梳理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多元格局中抽象绘画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长期扮演着“他者”的角色。文革时期如此新潮时期如此即使在今天多元化发展的当代艺术情景中也同样如此。抽象绘画所遭受的责难是多方面的官方艺术不能接受它是因为它与主题先行和歌颂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相对的学院艺术不能完全地接纳它是因为抽象绘画的存在实际上起到了质疑、反叛以从造型、结构、具像写实、情节叙事为核心的整个学院绘画模式的合法性新潮时期的现代主义不能完全地接纳它是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就没有产生抽象艺术的土壤抽象绘画只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借鉴只是步西方的后尘并不具有语言和绘画观念的原创性当代中国主流的“图像式”绘画排斥抽象是艺术家普遍认为抽象绘画总是在抽象的图式中耗掉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却对当代文化的建设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