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侵染性病害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因病原生物能在植株间
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生长环境中不适宜的因素
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植物病程:接进入、潜伏、发病
病征:寄主发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的营养体、繁殖体和休眠结构等
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再度发病的全过程。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一叶片(植株)为单位,当严重
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各级病叶(株)数×各级代表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叶(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单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植物病原物只发生一次侵染的病害。
单主寄生:有的真菌在同一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的现象。
多分体病毒: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几条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颗粒里。
多型现象:有些真菌在其整个生活史中的不同阶段,可以产生多种类型孢子的现象
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连续繁殖多代,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发病率: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无明显特异性相互作
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能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抗性表现,此时手侵细
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
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
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植物中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
与之匹配的无毒基因。
寄生专化性:有些专性寄生菌,其寄生的寄主范围很窄,或寄生于同一寄主植物种的
不同品种间,对寄主品种有严格选择性。
假根:有些真菌菌体的某些部位长出分支,外表像根的根状菌丝,可以伸入基质
内吸收养分并固着菌体。
菌核: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颗粒状物,对不良
环境条件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条件适宜时可以形成产孢结构进行繁殖
菌物:广义的真菌,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
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受害的,还是薄壁组织受
害的,都可以在病健交界处通过显微镜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
潜育期:病原物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