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的法治思维用庞氏骗局警示理财产品风险
2013年05月03日1133来源:法制日报作者:周芬棉
肖钢,1958年8月出生,汉族,江西吉安人,出生于湖南长沙,法学硕士。1989年5月至1996年10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等职务。1996年10月至2003年3月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及副行长,并于此期间先后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等职。自2003年3月至2004年8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2013年3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肖钢是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1
f履新省部长的法治思维
今年3月履职中国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有着在央行22年及在中行10年的工作经历,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离开金融系统。鲜为人知的是,他是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并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这些背景奠定了他的法治思维。
用庞氏骗局警示理财产品风险
今年3月25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该通知发布次日,多家中小银行股价跌停。
此前,销售理财产品的所得资金,被银行放在一个资金池里。某些银行通过发新偿旧的操作手法,偿还到期产品的收益,掩盖了一些理财产品的风险。中小银行因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所以规则变动后股价受影响最大。
我们无从知晓银监会新规的出台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肖钢在此新规出台半年前,已经呼吁警惕理财产品击鼓传花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肖钢在《中国日报》发表英文署名文章这样分析。文章的刊
2
f发时间是2012年10月,那时,肖钢任中国银行董事长。他撰文指出“中国的影子银行部门已经成为未来几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来源。”肖钢解释,影子银行在境内通常表现为理财产品、地下金融等。
虽为一家银行的董事长,但肖钢的视野却在整个金融系统。
用庞氏骗局警示理财产品风险,也表明肖钢对违法骗局的不容忍以及治理骗局的法治思维。
推动中行建立法人治理架构
2006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率先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实现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