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中,党务工作者普遍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对非公党建工作认识不清,工作缺乏热情,没有信心。二是业务素质不适应。缺乏党建工作相关业务知识,缺乏丰富的党建工作实践经验。三是工作能力不适应。协调能力不强,活动能力不强。非公有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普遍比较年轻,身份以农民工和城镇下岗职工为主,在员工中培养发现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十分困难。而且上级党组织还难以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组织进行系统的业务学习和培训。4、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保障机制缺乏与当前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客观形势不相适应。在一个强调法制化的时代,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也要尽快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运转。当前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因缺乏统一规范,工作随意性、灵活性很大。工作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业主的支持和配合。当前在保障机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党建活动经费保障问题;二是党务干部依法按章开展工作后的个人利益保障问题,党务干部因履行职责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缺乏有效的组织援助机制,导致一些党务工作者不敢大胆开展工作;三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对辖
f区及上级党组织缺乏一种责任追究机制。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继续推进观念创新。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新党章为指导,在全市深入开展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着重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非公有企业业主及党员员工的教育引导,加强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工作,促进认识进一步深化、思想进一步解放。在职能定位上,应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以有为争有位”的观念,实心实意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业主的信任和员工的拥护。在工作推行方式上,要树立“低调进入、先易后难、逐步发展”观念,正确面对客观现实,讲究工作策略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在活动方式上,要力求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与业主沟通做朋友,不要干扰其行使正当经营权利;要维护业主正当利益,不要增加其额外负担,尽量不占用工作时间,不随意抽调人力,不让企业主承担大量费用;要坚持实效第一,不要搞繁复形式。2、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一要加强典型示范。市、县、乡各级都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示范点创建工作,通过办点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对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要实行党群互动。加强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团工作。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充分发挥工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