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
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
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注】①洽闻:见多识广。②繁声:音律轻妙多变的乐曲。③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
音。④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清行致称
致:得到
B、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拜:拜见
C、不与席而让之曰
让:责备
D、而今数进郑声
进:演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B、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望能以.忠正导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弘闻之.不悦
余是以记之.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弘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的一组是()
f①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②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③谭至,不与席而让之
曰④谭见弘,失其常度⑤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弘能恪守礼义,为人不苟。怒斥桓谭是其不苟处;引咎自责是其不苟处;面责皇帝,仍是其不苟处。
B、桓谭受到宋弘的责备后,在朝廷宴会上,当光武帝命他鼓琴时,他见到宋弘而“失其常度”,说明桓谭仍有
羞耻之心,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C、宋弘多次举荐贤能,同时又是一位不循私情、正直不阿的良臣,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D、光武帝刘秀听了宋弘对自己的委婉的规劝后,便面有愧色,表示歉意,并有了“不复令谭给事中”的实际
行动,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
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1)何以察之?(2分)
译文:
(2)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3分)
译文:
(3)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