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墙被料罐撞坏,同时保证炉盖内表面受到的热辐射比较均匀。通常倾斜角为6o~7o,即炉墙每高1m向外倾斜100mm左右。
熔炼室的主要尺寸是熔炼室的高度H1。这个尺寸的选择要保证废钢能一次全部装入炉内,同时要考虑炉盖的受热情况和熔池的加热。
H1大,炉盖寿命高,但炉墙散热面积大,热损失大,电能消耗多。如H1太小,会严重影响炉盖的寿命。
一般推荐下列比例关系:H1=(04~05)D
对于小炉子取上限,大炉子取下限。考虑到钢液沸腾时,不至于让炉渣严重侵蚀和冲刷炉墙,炉坡与炉墙接缝处的位置应比炉门坎平面再高100mm左右。因此:
f熔炼室的下口直径(mm):D2=D+2×100熔炼室的上口直径(mm):D1=D2+2×H1-100
10
炉门宽(mm):
C=(02~03)D
炉门高(mm):
h门=(075~085)C
出钢口直径(mm):
¢=150~200
443炉盖的形状和尺寸
高铝砖炉盖的拱高为:
h3=(
17
~
19
)D3
镁铝砖或镁铬砖炉盖的拱高为:
h3=(
17
~
18
)D3
拱高大一些,炉盖寿命高。但拱高太高,使炉子加高,电极加长,
电极消耗增加,电极升降的行程也加长。
电极圆心圆直径(mm)为:
d极心=(025~03)D3电极孔直径(mm)为:
d孔=d电极+2×水冷圈壁厚+2×(20~
40)
对于炉盖厚度,小炉子为230mm,中型炉子为300mm,大型炉
子为350mm。
45炉衬的砌筑
451炉底的砌筑
电炉炉底的结构分为绝热层、保护层(砌砖层)和工作层3层。
f4511绝热层绝热层是炉底的最下层,它的作用是减少电炉的热损失,并保证
熔池上下钢液的温差小。通常的砌法是:在炉壳上,先铺一层石棉板(约10mm),再铺硅藻土粉(≤20mm),硅藻土粉上面平砌一层绝热砖(硅藻土砖或粘土砖:65mm),砖缝应不大于2mm,缝隙用硅藻土粉或粘土砖粉填充。4512保护层
绝热层上面是保护层。其作用是保证熔池的坚固性,防止漏钢。保护层采用优良的碱性砖,一般用镁砖砌筑。
所用的镁砖有异型和标型两种。采用异型砖时,砌制砖缝小,质量好,而标准砖差些,但使用磨砖机修整后,也能保证操作质量。
砌砖方法有3种:平砌、侧砌和立砌(竖砌)。平砌操作简单,但砖面较大时受热后容易拱起;侧砌和立砌比较困难,但受热后不容易拱起。电炉一般采用平砌。
砌制时,首先在绝热砖层上平砌2~4层65mm厚的镁砖。然后再沿四周平砌4~6层65mm厚的镁砖,砌成台阶形或圆柱形。层与层之间要交叉砌制,互相成60o或45o角,不得平行或成直角;各层砌砖都要平整、紧固,砌缝要小(≤2mm),砖缝用粒度不大于05mm的镁砂r